安老服務

東華三院賽馬會耆青藝坊
「走進故事中」年度藝術展覽暨「認知障礙症藝術介入小組」成效研究發布會

作為全港首間服務認知障礙症患者及照顧者的藝術中心,東華三院賽馬會耆青藝坊於9月8日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走進故事中」年度藝術展覽揭幕典禮以及「認知障礙症藝術介入小組」成效研究發布會,以總結及分享服務成效,並肯定及欣賞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創意及藝術天分。出席嘉賓包括社會福利署沙田區助理福利專員唐美美女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教授及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主管婁振陽先生。

東華三院賽馬會耆青藝坊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成立,於2016年10月正式投入服務,過去6年一直以非標籤化、富趣味及創新的藝術活動為介入手法,支援社區上患有輕度至中度認知障礙症的患者及其照顧者。是次年度藝術展覽的展期為9月8日至13日,展出認知障礙症患者及照顧者的藝術作品,以不同的藝術媒介為載體,訴說他們與自己、身邊的人和地方之間的故事。

同日亦舉行了「認知障礙症藝術介入小組」成效研究發布會。該研究由東華三院賽馬會耆青藝坊於2021至2022年間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教授合作進行。該小組具固定結構,為期10節,每星期1節,每節2小時,以西方著名藝術家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的人生故事為主題,揉合「認知訓練」、「藝術教育」及「社交活動」的介入元素,期望提升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是次研究於全港9間長者服務單位進行,共邀請得99位認知障礙症患者及99位照顧者參與。

研究結果顯示,結構性藝術介入小組能提升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認知能力、活動能力及日常生活表現。小組亦對他們的情緒、社交及心理需要有正面影響。在照顧者方面,照顧者表示他們透過參與小組得到休息的機會,過程亦讓他們更了解長者的長處、潛能和限制,令他們在照顧長者時更有能力和信心。小組活動更有助他們與長者建立更親密的關係,為彼此創造美好回憶,共度富有意義的時光。是次研究證明,藝術是有效的非藥物治療介入手法,在身心層面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支援;同時亦鼓勵社福業界在藝術介入手法上繼續尋求創新,讓更多認知障礙症長者及照顧者得以受惠。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五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57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60個教育服務單位、229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兩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4個提供殯葬及廟祀服務的公共服務單位。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453 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科聯絡

 
社會福利署沙田區助理福利專員唐美美女士(右)、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教授(左)及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主管婁振陽先生(中)為「走進故事中」年度藝術展覽主持揭幕儀式。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教授公布「認知障礙症藝術介入小組」成效研究結果。

座談會問答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