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從家長及教師角度探討香港學童焦慮研究發佈會
調查顯示 學童焦慮比例較海外高

東華三院學生輔導服務與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攜手合作,於本年一月至六月期間,在全港進行問卷調查,目的是從家長及教師角度探討初小學童(小一至小三)不尋常的焦慮特質及患病率,以及識別兒童焦慮的保護及危機因素。是次研究分別收到二百三十五份由初小學生的家長填寫及八十五份班主任填寫的問卷。研究發佈會於九月十四日假香港城市大學舉行,並由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黃富強教授、郭黎玉晶副教授及東華三院學生輔導服務督導主任萬家偉先生分享研究結果。

在三百二十份問卷中,結果顯示有接近一成二學童的焦慮水平高於正常,比例較海外同齡兒童為高;而且男生受到焦慮情緒影響的比例亦較女生高,有一成四男生的焦慮水平高於正常,而女生則有百分之九。此外,約有百分之八的學童患有輕度至中度的抑鬱情緒病。

家長及教師問卷所得的研究結果相約,整體而言,在兩類問卷中同樣發現有約二成四的學童及約一成七的學童分別在「分離焦慮」及「社交恐懼」程度被評為高於正常水平,顯示兩者均普遍存在於初小學童身上。不過,兩類問卷中有三項研究結果較為不同。在家長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有超過半數的學童被評其「特定性恐懼」水平偏高,而教師問卷則只有百分之二十七;在「廣泛性焦慮」中,教師問卷得出有四成七學童高於正常水平,而家長問卷則只有百分之零點七;另外,教師問卷亦顯示約一成八的學童有較高水平的驚恐/廣場恐懼,而家長問卷則不足一成。

就教師及家長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歧,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黃富強教授指出學校環境可能較容易促使學童產生廣泛焦慮及驚恐;而特定性恐懼(如怕黑或昆蟲)的差別,可能是基於家長較教師更瞭解學童的性格。研究結果顯示家庭的「控制」及對「道德與宗教的重視」,亦是令兒童焦慮的危機因素。黃教授認為,父母對子女的過份控制,或對是非對錯的過份執著,會使兒童產生焦慮的情緒。此外,缺乏「學習成就的自我勝任感」及孩子們未能在家中表達自己感受均會增加男生發展焦慮情緒的機會;女生的情緒更較為敏感,父母對她們的控制越強烈會越容易讓女生產生焦慮情緒,甚至反感。

相反,「主觀快樂」、「學習成就的自我勝任感」及家庭的「休閒娛樂取向」,皆是兒童焦慮的保護因素。換言之,教導兒童如何保持快樂的心境,如何於學習上取得自我勝任感,以及家庭中定期舉行一些休閒娛樂活動,都有助兒童避免發展焦慮情緒。故此,黃教授認為,社會應該重視「工作-家庭」平衡,讓家長有更多時間與子女相處。

東華三院學生輔導服務督導主任萬家偉先生指出,家庭環境與兒童焦慮是息息相關的,父母應在家庭中建立和睦團結的環境、並多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多參與課外或休閒娛樂活動;家長亦應減少對子女過份控制及避免過份執著對與錯,以減低兒童產生焦慮的風險。而學校方面,應與家長攜手合作,為學童製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正面的人際關係和多與別人接觸的機會,均有助減低出現分離焦慮及社交恐懼的機會。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郭黎玉晶副教授建議,家長與教師亦可發掘學童的性格強項,培養正面情緒,透過多讚賞、少批評及訂定合理可行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童在學習成就方面的自我勝任感,讓學童在一個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64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2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1個教育服務單位及180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482與企業傳訊處黃小姐聯絡。


  從家長及教師角度探討香港學童焦慮研究發佈會調查顯示 學童焦慮比例較海外高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博士(右)與大家分享如何辨識及協助學童出現焦慮表徵,並由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總主任姚子樑先生頒發紀念品。

  從家長及教師角度探討香港學童焦慮研究發佈會調查顯示 學童焦慮比例較海外高

東華三院學生輔導服務督導主任萬家偉先生與大家分享從研究結果看服務方向及研究展望,並介紹了由東華三院學生輔導服務與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共同設計的「奔向晴TEEN」親子小組,希望透過活動提升家長及孩子的正面情緒,辨識及改變負面思想。

  從家長及教師角度探討香港學童焦慮研究發佈會調查顯示 學童焦慮比例較海外高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黃富強教授在香港學童焦慮研究發佈會上與大家分享研究背景、理念及發佈研究結果。

從家長及教師角度探討香港學童焦慮研究發佈會調查顯示 學童焦慮比例較海外高
 
廖太(中)及梁太(左)與大家分享當子女面對焦慮時如何協助他們走出困境的經驗。



個案分享

家長(一):梁太


梁太有兩名兒子,現時分別就讀小六及小四;幼子比較膽小怕事,不敢嘗試新事物,在社交場合會顯得緊張,而且在黑暗的環境會感到焦慮及不安。梁太初時認為幼子只是較一般的小朋友怕事及文靜,但參加家長小組後,梁太及小朋友認識到焦慮表徵,如身體反應及不合理思想等。小朋友亦曾經在學生小組內分享他在黑暗的環境會感到不安(怕黑);在晚上的時候不敢獨自睡覺的他,曾經走到母親房間拍門,要求家長陪伴,才能入睡。

工作人員在小組活動中與小朋友一同分析心理狀態,例如為何在黑暗的環境會讓小朋友感到很驚慌、緊張及害怕,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環境會有鬼怪。因此,在小組活動中,小朋友能夠分析自己可能遇到思想陷阱,並以正面的方式面對心中的「災難怪」。

此外,家長分享透過學生小組及家長小組,了解到更多焦慮的徵狀,懂得以更多不同的方法向子女解說,並引導他們學習去放鬆及面對擔心的事情。梁太分享幼子以往害怕單獨如廁,每次亦需要家長陪同。經過輔導後,其子比以往懂得克服令他感到焦慮的情況,例如現時能獨自如廁,家人只要站在洗手間外便可。此外,梁太幼子睡覺時亦不需要母親陪伴,逐漸減少生活上對母親的依賴,加強了獨立性。


家長(二):廖太


廖太有兩名子女,女兒唸中學,兒子則就讀小學三年級,兒子表達能力很高,內容很豐富,但亦是一名完美主義者,所以對自我的要求很高,而且在緊張的情況下,他會不自覺地出現咬手指的情況,令家長感到很擔心。其後,透過小組活動認識到勇氣精靈,透過卡通形象式歸類不合理思想,如黑白獸等。

廖太兒子在小組活動過程中,能夠把焦慮的情況具體化,如能說出在公開演說中,會出現不安的情緒及擔心自己的表現,而且出現心跳加快、手震及腳震的身體反應。家長認為學生小組及手冊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避免過分抽象,懂得聯繫生活中類似想法,具體分析自己在事件中引起的負面思想,學習如何以較合理的方式面對及克服。

家長有時候亦會對小朋友過分關注,擔心災難化的事件發生,例如當小朋友遲了回家,便擔心有意外發生;家長在小組中亦學習到如何合理地分析個人思想與現實的情況,正面地面對焦慮的情緒,從而主動觀察子女是否有焦慮情緒,減少對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